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你也很在意自己的毛孔粗大問題嗎?無論你是早上出門前上妝總是卡粉、還是午後照鏡子發現毛孔粗到像橘皮,雖然每個人都有毛孔,但過於粗大的話總是令人特別在意。
更煩的是,明明勤勞保養、天天好好洗臉、敷面膜,毛孔卻還是不見縮小?
其實毛孔粗大不是單靠一瓶產品就能解決的問題,這篇文章就要帶你一次看懂:你是否真的有毛孔粗大的困擾?為什麼毛孔會越變越明顯?哪些常見迷思與錯誤保養讓你越保養越糟?想縮小毛孔該怎麼做?讓你現在就從了解自己肌膚開始,翻轉膚況、找回細緻肌!
並不是毛孔明顯就等於「毛孔粗大」,有時只是肌膚缺水或清潔不完全造成的暫時性現象。以下是3個簡單檢測步驟,幫你快速判斷毛孔是否真的變粗,以及嚴重程度:
使用放大鏡或手機鏡頭仔細觀察鼻翼兩側、T字部位及兩頰的毛孔狀態。如果發現毛孔呈明顯圓形或橢圓形張開,且內部看得到明顯的黑頭、白頭粉刺,代表毛孔已有嚴重的堵塞問題,屬於「角化堵塞型毛孔粗大」,需立即改善清潔與代謝步驟。
2. 上妝浮粉測試
早上出門上妝後,約1~2小時內便開始出油,底妝浮粉、卡粉的問題特別明顯,甚至毛孔也浮現出來。這代表你的肌膚油脂分泌量過高,且日常清潔和毛孔收斂保養做得不夠確實,已經造成明顯的毛孔粗大現象。
晚上洗臉或卸妝後,肌膚若依然明顯可見凹陷的毛孔紋理或坑洞感,且無法透過簡單保濕保養就能緩解,代表毛孔已出現膠原蛋白流失或鬆弛老化的狀況,建議應使用能修護肌膚屏障、促進緊緻與彈力的成分進行後續保養。
只要符合其中兩項以上,就建議從日常保養與生活習慣同步改善,才能真正讓毛孔看起來小一號。若發現自己毛孔真的屬於粗大問題,也別擔心,以下文章會針對不同毛孔粗大類型提供完整的改善方式。
你以為毛孔粗大只有一種嗎?其實根據成因與膚況不同,毛孔粗大可以分成以下4種類型,每種對策都不一樣,快看看你是哪一型:
特徵:T字部位毛孔明顯、常出油、容易冒閉鎖粉刺
成因:皮脂腺過度活躍,油脂長期堆積撐大毛孔
保養重點:溫和潔顏、注重保濕+定期代謝角質,由內而外調理油水平衡。
特徵:毛孔粗大又暗沉、膚色不勻、有黑頭或閉鎖粉刺
成因:老廢角質無法正常代謝、清潔不到位
保養重點:一週1~2次酵素/酸類代謝,加強卸妝與深層清潔,避免過度摩擦。
特徵:毛孔呈水滴狀下垂,膚況暗沉、鬆弛無彈性
成因: 年齡增長、膠原蛋白與彈力纖維流失
保養重點:鬆弛型毛孔建議使用含乳香植萃與紫晶水合精華的產品,能有效舒緩敏感,並強化肌膚屏障,幫助提升肌膚緊緻與彈性。
特徵:鼻翼出油+兩頰鬆弛,毛孔問題多部位同時發生
成因:多種因素交錯(出油、老化、清潔不當)
保養重點:分區保養、分層處理,針對不同部位使用對應產品,並搭配健康作息與防曬。
類型 | 特徵 | 成因 | 保養重點 | 推薦產品 |
油脂分泌型 | T字部位毛孔明顯、易出油、有閉鎖粉刺 | 皮脂腺過度活躍,油脂長期堆積撐大毛孔 | 溫和潔顏、注重保濕+定期代謝角質,由內而外調理油水平衡 | MF1+BP2 |
角質堆積型 | 毛孔粗大、膚色暗沉不勻、有黑頭或閉鎖粉刺 | 老廢角質無法正常代謝、清潔不到位 | 一週1~2次酵素/酸類代謝,加強卸妝與深層清潔,避免過度摩擦 | BP2+AC3 |
鬆弛老化型 | 毛孔呈水滴狀下垂,膚況暗沉、鬆弛無彈性 | 年齡增長、膠原蛋白與彈力纖維流失 | 強化肌膚屏障,幫助提升肌膚緊緻與彈性 | MF1+RB4 |
混合型 | 以上兩種以上狀況 | 多種因素交錯(出油、老化、清潔不當) | 分區保養並搭配健康作息與防曬 |
毛孔粗大常常不只單一成因,最常見的其實是第四種的混合型毛孔,不同類型毛孔可同時存在,保養時建議採分區處理、針對部位特性搭配適合產品。毛孔粗大類型也可能隨著季節、作息、年齡變化而互相交錯,建議日常保養要多方位並進,才能真正改善膚況。
雖然冰水短暫刺激會讓皮膚緊縮,但不代表毛孔就此縮小,反而可能會因為過於刺激導致敏感,也會讓皮膚油脂代謝變差、導致閉鎖性粉刺與膚況不穩定。長期下來,毛孔問題反而更嚴重。建議平時還是使用常溫水洗臉即可(水溫過冷或過熱都對皮膚不好)。
密集使用片狀面膜,若面膜內有過度刺激或不適合膚質的成分,反而可能導致皮膚敏感、皮脂膜受損。若真想天天敷臉,建議選擇溫和、不添加酒精、人工香精、化學性防腐劑的代謝型凍膜,才更有效。
很多控油產品標榜「超清爽」「完全無油感」,但其實大部分的成分都含有酒精、SLS界面活性劑、皂鹼成分,反而會導致皮膚自我防衛分泌更多油,進一步擴張毛孔、破壞角質層。
毛孔粗大的確可能與水油失衡有關,而不論哪種膚質,「保濕」確實也很重要,但「只擦保濕」無法解決毛孔堵塞、角質代謝與膠原流失問題。還需要搭配溫和去角質、修護、抗老成分與穩定作息及飲食,才會真正改善。
毛孔老化在25歲左右就開始,許多20歲出頭的油肌、混合肌族群會忽略毛孔保養,導致錯過黃金修復期。其實毛孔老化從25歲前就悄悄開始,趁早保養、注重防曬、日常保濕,避免毛孔擴張惡化成永久性「水滴毛孔」。
你是不是明明很認真保養,毛孔卻越來越粗?其實毛孔粗大往往不是單一問題,除了保養品以外,「生活習慣」看似老生常談,但確實非常重要!以下這些看似「平常的小習慣」,很可能正是你毛孔惡化的元兇:
去角質本意是幫助代謝老廢角質、預防毛孔阻塞,但若天天使用(尤其是含酸類或磨砂顆粒的產品),反而會破壞皮脂膜與角質屏障,讓肌膚變薄變敏感,毛孔防禦力降低、紅腫粉刺頻繁報到,甚至導致反覆性出油與粗大。
✅正確做法:每週1~2次為限,選擇酵素型或無顆粒產品做溫和代謝,搭配後續修護才不會造成肌膚刺激,導致毛孔粗大。
你是不是也覺得「今天沒化妝就不用卸妝」?其實這句話對也不對。如果你整天素顏,確實只要做好潔面即可,不一定需要卸妝。
但若你有擦防曬,甚至擦的是有潤色/校色效果的防曬、粉底、防曬粉餅或氣墊類產品,這些都屬於「含有油脂與色料」的底妝類產品,容易卡毛孔、混合空氣髒污與皮脂氧化後變成粉刺溫床。尤其睡前沒卸乾淨,不但讓毛孔悶住、肌膚無法正常代謝,還可能一夜醒來就多了幾顆痘!
✅正確做法:若無上妝、無擦防曬,可用溫和潔面產品清潔即可;但若擦了防曬、妝前乳、粉底等,建議使用低刺激性的卸妝凝凍卸除,再以洗面乳潔淨後續髒污,幫毛孔減壓、避免堵塞。
你有多久沒洗你的粉撲和刷具了?長期未清洗的工具會滋生大量細菌,天天拿來接觸臉部,等於把看不見的細菌反覆壓進毛孔,導致閉鎖粉刺、痘痘頻繁冒出,還會讓毛孔處於發炎狀態。
✅正確做法:至少每週清洗一次粉撲、刷具,可使用專用清潔劑或無香洗面乳,陰乾後再使用。
長期晚睡、壓力大會導致荷爾蒙波動、皮脂分泌過多,加上常吃炸雞、麻辣鍋、甜食等重口味高油糖飲食,容易讓體內發炎指數上升,影響肌膚修復力,使毛孔容易出油粗大,甚至紅腫長痘。
✅正確做法:盡量維持規律作息與清淡飲食,每週至少有幾天攝取高纖蔬菜、水果、好油脂(如堅果、酪梨),也可多吃抗氧化食物(如:莓果、綠茶),可幫助調節油脂與促進肌膚代謝。
你每天洗臉保養,但接觸臉部最久的枕頭套、擦臉毛巾卻長期沒清洗?這些布料容易吸附皮脂、頭髮油垢與灰塵,是細菌、塵蟎的溫床,長期貼著臉,會讓肌膚反覆刺激發炎,形成閉鎖性粉刺與毛孔粗大。
✅正確做法:枕頭套建議一週更換一次,毛巾最好每日更換或使用拋棄式面巾紙,避免交叉感染與髒污累積。
毛孔保養的關鍵,不只是選對產品,更要從日常飲食、作息、生活習慣與清潔方式下手,減少造成毛孔張大的各種刺激,才能讓保養真正有效發揮。
與其只追求一瓶能「收斂毛孔」的產品,不如從日常保養開始,搭配正確習慣與有效成分,才是真正改善毛孔粗大的關鍵。以下6大方法,都是皮膚科醫師與保養達人一致推薦的縮小毛孔實用對策:
清潔不代表「越乾淨越好」,反而要避免過度清潔。每天早晚一次潔面即可,挑選不含皂鹼、SLS/SLES等刺激性介面活性劑的胺基酸洗面乳,才能溫和洗去多餘油脂與髒污,避免破壞皮脂膜,讓毛孔更加乾燥脆弱。
老廢角質堆積是造成毛孔堵塞與粗大的元兇之一。建議每週1~2次使用酵素成分或溫和去角質產品,加速角質更新,幫助毛孔代謝順暢。
避免選用含有過大顆粒或高濃度果酸的去角質產品,以免反而刺激肌膚、讓毛孔發炎變得更粗大。
很多人以為毛孔粗大就是出油太多,拚命控油反而越控越油!
其實油性肌膚、混合肌膚最需要的,是「油水平衡」的穩定。當肌膚缺水時,皮脂腺反而會過度分泌油脂來自我保護,讓毛孔更明顯。
選擇無油、無酒精、含玻尿酸、神經醯胺、植物甾醇等成分的清爽型保濕品,讓肌膚穩定水潤,毛孔自然不容易撐大。
延伸閱讀:保養沒做好,臉越來越油?80%油肌人都中招的3個迷思
毛孔老化鬆弛,是30歲後最常見的毛孔粗大型態之一。當支撐毛孔周圍的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流失,就會讓毛孔呈現水滴狀下垂、無法回彈。
建議搭配含有神經醯胺、維他命B5(泛醇脂質體)、保濕多元醇的修護乳液,可以有效促進膠原穩定與屏障修復,讓毛孔周圍肌膚更緊緻有彈性。
你知道嗎?紫外線是讓毛孔變大的最大殺手之一,就算當下沒有造成曬傷、曬黑,紫外線也會偷偷在你的肌底注入傷害,長期累積下來會破壞肌膚膠原蛋白,造成毛孔擴張與鬆弛,加速皮膚老化。
不論晴天雨天,建議每天擦上至少具備SPF30以上、PA+++、清爽不致痘的臉部專用防曬乳,幫肌膚撐起對抗外界傷害的第一道防線。
延伸閱讀:你以為沒曬黑就沒事?小心光老化讓你悄悄變老!防曬+曬後保養完整指南
再多的保養都比不上一個好的生活作息。熬夜、壓力大、吃太重口味,會讓皮脂分泌與代謝系統失衡,直接導致毛孔問題惡化。
此外,枕頭套、毛巾若未定期更換,也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,加速痘痘與粉刺生成。保持清潔的居家環境,搭配規律作息與清淡飲食,才是真正穩定膚況、改善毛孔粗大的關鍵。
對多數忙碌的上班族或保養新手來說,面對毛孔粗大問題時,常常不知道該從哪一步開始改善。其實只要挑對產品、搭配正確使用順序,即使是「懶人保養」也能有效改善毛孔粗大、出油、粉刺卡毛孔等問題。以下是針對毛孔粗大困擾推薦的日常護膚組合與保養流程:
不管你是哪種毛孔粗大,毛孔粗大的第一步,就是從「清潔乾淨但不過度」做起。
🔹CA0卸妝凝凍:不含皂鹼、香精、酒精等易致敏成分,使用起來不燻眼,質地溫和卻能有效溶解彩妝、防曬與皮脂污垢,適合容易冒粉刺或泛紅的肌膚。
🔹胺基酸益膚泡泡:使用溫和胺基酸界面活性劑,按出的泡沫細緻不刺激,洗後不乾澀,能維持皮脂膜健康,讓毛孔不因清潔過度而受損變大。
接下來便是看膚況的毛孔粗是哪種成因?毛孔粗大的成因不只一種,光靠控油或深層清潔可能無法真正改善。想要真正縮小毛孔,先釐清你是哪一種類型,再搭配對應保養策略,效果才會看得見!以下整理3大常見毛孔類型與對應凍膜保養組合,分別有油脂分泌型、角質堆積型、鬆弛老化型:
毛孔粗大常見原因之一就是「皮脂分泌過旺」,導致毛孔被撐大、甚至堵塞。要改善這類毛孔,關鍵是控油+代謝老廢角質+補水穩定膚況。
🔹MF1超能保濕冷敷劑:毛孔粗大不是只有控油,還要維持油水平衡,且部分常出油的根本原因其實是「缺水」。MF1保濕凍膜補水力強、質地是清爽的果凍狀,能迅速補水、鎖水,穩定膚況,長期使用可改善相關肌膚問題。
🔹BP2超能淨亮酵素冷膜:內含溫和酵素與調理成分,能加強代謝毛孔老廢角質、減少阻塞與暗沉。特別適合夏天出油旺盛時使用,幫助肌膚回復透亮白淨。
當肌膚代謝變慢、老廢角質堆積時,毛孔容易被堵塞,看起來又粗又不平,甚至伴隨粉刺與痘痘問題。這類「角質堆積型毛孔粗大」常見於混合肌、油痘肌,改善重點在於代謝角質+深層淨化。
🔹BP2超能淨亮酵素冷膜:含溫和酵素與調理成分,可深入毛孔代謝老廢角質與油脂,幫助肌膚恢復通透潔淨,改善毛孔困擾。
🔹AC3淨膚煥白黑凍膜:添加竹炭與亮白植萃,能吸附毛孔深層髒污,改善出油與暗沉問題,敷後肌膚清爽透亮、膚觸更平滑。
毛孔粗大的另一大主因,就是乾燥+老化。隨著年齡增長,膠原蛋白流失、肌膚缺水,毛孔容易下垂成水滴狀,看起來鬆弛又顯老。此時改善重點在於補水、修護、強化肌膚彈性與屏障。
🔹MF1超能保濕冷敷劑:高效補水成分能快速提升角質含水量,改善因乾燥引起的細紋、粗糙與暗沉,讓膚況回復水潤飽滿狀態。
🔹RB4全效修護舒敏凍膜:含乳香植萃、紫晶水合精華與維生素B5,有效舒緩乾癢泛紅、強化肌膚屏障,改善因乾燥老化導致的肌膚困擾。
除了凍膜急救外,日常保養也不可輕忽!許多人以為毛孔粗大是因為「太油」,但其實「缺水導致油水失衡」才是大多數人忽略的關鍵。肌膚一旦缺水,就容易出油補償,毛孔也會因此被撐大,出現粗大、粗糙、卡粉等問題。
🔹BMH超能益膚水:使用德國敏感肌測試通過的超純水舒緩益膚配方,富含美膚鈉離子與多重礦物成分,快速補水、穩定膚況,同時幫助淨透毛孔、改善肌膚油水平衡,讓出油型毛孔不再惡化。
🔹微脂囊益膚保濕精華乳:結合高滲透微脂囊技術,將小分子神經醯胺與維生素B5深入滲透肌底,強化肌膚屏障、提升肌膚保濕鎖水力,同時舒緩乾燥敏感、改善因屏障受損造成的毛孔粗大與泛紅脫皮問題。
建議使用順序與保養流程:
早上:益膚泡泡清潔 → 益膚水 → 精華乳 → 防曬(可搭配清爽不油膩的防曬,避免毛孔阻塞)
晚上:CA0卸妝凝凍卸妝(如果有化妝或者擦防曬) → 清潔 → 凍膜保養(每週至少2~3次)→ 益膚水 → 精華乳
所有的步驟持之以恆才能漸漸看到效果,建議至少連續使用4週觀察肌膚改善情形。
毛孔粗大不會一夜變好,但只要從清潔、保濕、修護、作息四大方向下手,搭配正確成分與好習慣,就能讓肌膚慢慢恢復平滑與彈性,但過於嚴重的毛孔粗大,建議可以尋求皮膚科醫師建議,看是否能透過醫美等方法來改善。
改善毛孔粗大也不只有保養,更需要調整整體生活作息與飲食,從內而外才能真正看到效果,與其追求快速見效的緊緻保養品,不如從今天開始,踏實做好每一步,讓毛孔真的慢慢改善!